看不见的成长就在点滴之间

首页    幼儿园    成长故事    看不见的成长就在点滴之间

成长故事|看不见的成长就在点滴之间

 

儿童的成长在点滴之间,不妨静下心来,细细品味他们的交往世界。

 

趣事一:

01

工作时间,小朋友陆续选好工作操作起来。小凡选好一项拼图,开始找可以工作的位置。他先看了看工作毯筐,然后抬头环视起来。

(筐里已没有合适做拼图的大工作毯)

看到地面上有一张铺好的大工作毯,小凡便径直走过去。这时,选好工作的安安走近说:“嘿,这是我的工作毯,你不能来这里。”

“我刚刚看到这里没有人,我就过来了啊,那你用吧!” 小凡大度地说。

安安及时维护了自己的权益,而小凡也很有礼貌回应了同伴的声音。小凡会怎么做呢?老师有些好奇。

只见小凡环视了教室一圈后,又回到安安旁边,说:“安安,你去桌子上做或者换一个小工作毯玩,我这个(拼图)大,要用大的工作毯。”安安摇头拒绝。

小凡继续游说:“那我去帮你搬一个小的工作毯吧!”安安仍旧拒绝。

最终,小凡找到一个愿意将自己的工作毯让出来,自己去桌子上工作的小朋友,成功解决问题。他没有寻求他人的帮助,而是能够想到多种方法来解决遇到的问题,真是了不起。然而不久之后,小凡和安安再一次相遇了。

分享玩具时间,小凡和安安在一处游戏。

安安问:“我可以玩一会儿你的(玩具)吗?”

小凡:“可以啊,但是下一次我要用你的,你也要同意你才能玩。”

安安: “好啊,你下次问我,我肯定给。”

小凡:“上次和你要工作毯你就没给,下次你就要给我,不然你不能拿我的玩具。”

安安点点头,说到:“那你玩我的(玩具),你的(玩具)给我玩啊!今天是分享日,拿来的玩具都要分享。”

小凡居然记得想交换工作毯的事情,并且能够预期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案。这样的交流就像一场小小的对弈游戏。

 

趣事二:

卫生间,小树和豆豆都想在第一个洗手台洗手。小树先到洗手台一小步,豆豆随后赶到,排在小树身后。

卫生间里的小洗手台一模一样,可这两个孩子偏偏就喜欢用第一个洗手台,即使旁边有空位,这俩也要排队等待,这种习惯和偏爱保持了很久。

豆豆说:“小树,你去旁边洗吧,那边都没有人。”小树并不乐意,“我才不要去,我就要在这里。”豆豆继续劝说,而小树坚持自己的想法,但聊着聊着,小树的身体无意识地离开了原来的位置。

“嘿,你都离开了,现在是我的位置,你快去那边洗吧。”豆豆一边说,一边很快站在小树原来的位置。

 “我才没有离开,我刚刚是在和你说话呢!这是我的位置,我先洗。” 小树生气地回应着。豆豆说:“那你个子高,应该让着个子矮的小朋友,所以我先洗。”

豆豆从谦让的角度提出自己认为合适的理由。

不同意,开始求助老师。

在旁边观察的老师询问:“你们俩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解决呢?”

只听小树很快说:“豆豆,这次是我站前面的,所以本来就是我的位置,这次我先洗,下次我们俩要是还在一起了,你想先洗,我就让你先洗怎么样?”

豆豆摇头不同意。

小树继续说:“你是想我们俩在旁边想办法解决问题,让别人先洗手,还是我快快洗,然后你洗?”

豆豆马上同意小树的提议,并提示小树要记住刚才的约定。

日常生活中,大一点儿的小朋友发生矛盾,在情绪平稳时,老师并不会直接给出建议,会鼓励小朋友自己想想解决的方法,或者提出几个方案给小朋友参考。小朋友自己协商出解决的方案时,更容易被接纳和遵守,同时也会积累一些经验。

有趣的小树和豆豆大约已经根据以往的经历摸清了老师的意图,并尝试分析利弊,预测出可能的后果,最终自行商量解决了问题。

 

关于两个故事的思考:

在幼儿园,每天都会发生这样的小故事,并不是所有的小朋友都可以那样自如流畅的表达和表现自己,老师有时旁观,有时帮忙解决。在面对冲突时,幼儿由最初毫无顾忌发泄自己的情绪,发展到可以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想法;随后尝试在成人的帮助下,参与到冲突解决的过程中,最后自己能够独立协商解决冲突,并有意愿帮助同伴解决问题,这将一个漫长的过程,需要成人有耐心等待。

故事里的小朋友4岁在他们三岁的时候,遇到问题时,可能会哇哇大哭,也有可能按兵不动或动手争执。然而,随着年龄的增长,小朋友的理解能力逐渐增强,在环境中正面积极的示范和影响下,他会不断发展出更加稳定的同伴交往能力。

更重要的是,小朋友在与同伴不断交往的过程中,一次次经历相同或者不同的情境,不断探索着与同伴相处的各种方式方法,并体验着不同解决方式带来的情绪和感受。慢地,幼儿便会在权衡自己需求的同时,开始逐渐理解和尊重他人,发展出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,成为一个独立而自信的个体。 

 

成长就是这样,潜移默化,润物无声!

 

 

 

2022年3月10日 13:14
浏览量:0